10月17日,沪港大学联盟2024年年会暨沪港教育生态圈发展论坛于香港教育大学举办。会上,来自沪港两地的高校老师们共同探讨了关于有效推动沪港两地在教育及科研领域的高水平交流、加强两地大学人才培养、发挥双城资源融合及相互成就发展、提升协同创新效益等议题。
出席年会的嘉宾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女士和处长陈玉林先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处长朱敏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沪港社团总会主席、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复旦大学校董姚祖辉先生;上海市政协常委、沪港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麦德铨先生,以及本届联盟联席理事长单位、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教授和联盟成员大学的领导同事。
与会各校代表及诸界嘉宾合照
在开幕式上,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处长朱敏女士分别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沪港大学联盟的活跃性,并高度关注10月16日发布的《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报告》指出,将打造香港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政策,期待对沪港大学联盟的后续工作有进一步的助力作用。
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健教授为大会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致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处长朱敏女士致辞
沪港教育生态圈发展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主题展开。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教授、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陈智轩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颜庆云教授分别就各校情况进行分享。
各校代表在沪港教育生态圈发展论坛上进行分享
在之后召开的理事会会议上,复旦大学、香港大学作为联盟秘书处单位,分别就2024年度沪港大学联盟工作开展情况向理事会进行总结汇报。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沈国麟教授在会议上发布《沪港大学联盟2024学术合作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沪港大学联盟高校间科研合作情况与2023年相比,高校间发表论文数量同比增长22.8%,其中,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材料科学四大学科为主要合作领域,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的合作研究成果在2024年实现井喷。沈国麟教授表示,随着联盟工作的持续推进,各联盟高校之间的高水准学术合作更加紧密,持续在世界顶级、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显示出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沈国麟教授在会议上发布《沪港大学联盟2024学术合作报告》
《沪港大学联盟2024学术合作报告》
全体沪港联盟成员审议并通过了第六届沪港大学联盟理事会理事长及副理事长单位出任安排,并一致同意由上海交通大学担任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由香港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担任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吴家兴事务主管作为2025年度联盟理事长单位代表发言;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沈国麟教授作为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发言。
与会代表在理事会会议上
与会代表参观“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创新成果展”后,分三组召开了小组讨论会议。会议主题包括:建立联盟高校未来科技/教育创新人才交流机制、搭建沪港教育国际化交流平台、推进沪港高校教育协同创新发展。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健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李娟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李东辉教授、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伟教授进行了分享,与会小组成员进行了热烈友好的讨论。
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本次年会举办的丰富活动,不仅有助于与会者深入了解两地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也进一步深化了联盟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创建高等教育生态圈,对提升沪港两地的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沪港大学联盟2024年年会全员合照
沪港大学联盟成立于2018年,由沪港两地共16所院校代表携手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联盟一直以来积极推动沪港教育合作发展,努力共筑高等教育新优势,巩固科技及人才培养的基石,通过促进教育项目和科研合作的实施,加速互动合作交流的教育生态圈。联盟搭建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有效推进了高校教育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